8月21日,大连北黄海经济开发区召开政校企人才培养和就业合作座谈会。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孔祥东、贺忠正,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董事长张向东带领的调研组,以及经开区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就政校企资源高效对接、“产学研”深度融合达成广泛共识,为区域产业发展与人才培育搭建起协同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此次座谈会即是响应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会”,也是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会”。回溯今年5月,经开区“亲清下午茶 共谋新发展”座谈会上,企业提出“加大新能源、工程自动化领域人才引进力度”的需求。对此,经开区营商环境建设局迅速行动,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主动对接高校,推动政校企合作从“规划”走向“落地”,最终促成了此次调研与座谈的顺利开展。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调研组一行实地走访了大连融科储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融德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比亚迪(大连)有限公司、大连中比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大连轮胎有限公司,围绕招生就业、人才定制化培养、实习实训、智库支持、课题研究等核心方向展开交流,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基础。

座谈中,各方代表围绕“政校企协同赋能”充分发声。张向东表示,此次调研深刻感受到经开区与企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学院将以此次座谈为契机,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为经开区企业提供人才与智力双重支撑,践行“庄河孕育大学,大学反哺城市”的责任担当。

贺忠正指出, 经开区是庄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学院是区域人才的“重要摇篮”,二者需通过人才流通实现双向赋能。他强调,经开区各部门将持续当好企业的“服务员”与校企合作的“联络员”,全力推动政校企合作成果落地见效,让更多符合产业需求的人才扎根园区、服务企业,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孔祥东详细介绍了经开区产业布局、发展思路与特色定位,并明确当前经开区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迫切。他指出,三方需以此次座谈为起点,探索“定制化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模式:企业明确岗位标准与专业技能,讲清“真需求”;高校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打好“组合拳”;管委会搭建合作平台,做好“助推器”,构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赋能的发展新格局,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责任编辑:区营商环境建设局